203 ℃
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可以替每一个“为什么”配备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倘若没有客观的标准,寻求一个说法总是容易的。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思辨哲学在今天如此不招人待见的原因所在——左右都是一个说法,好坏也能成为一种理论,只要前后逻辑一致并对智性有所启迪,即使褊狭那也是深刻的褊狭,即使荒谬那也是深刻的荒谬。
分享至:
热门推荐
发表评论
#MemberNice
#Time
#CommentText
原作者:周濂
男,1974年12月生于浙江。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为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专著一部,以及中英文论文20多篇。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语言哲学。长期担任“西方哲学智慧”,“外国哲学原著选读”,“政治哲... (更多)
标签分类
热门标签:
名人名句
三毛
张小娴
张爱玲
七堇年
顾漫
几米
席慕蓉
廖一梅
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