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诸位寻求佛法之人,我常说,色相、心思、种种因缘,以及引起因缘的各种有为法,都是佛性所变现的。你们的身心,实则都是妙明而精微的真如佛性所显现的情态。为什么你们遗失本来的圆满而微妙的佛性?执着认取明悟中的迷闷,把空性视作晦暗,在晦暗中落空,胶结黑暗作为色相,色中掺杂妄想,把妄想看作自己的心身,因缘积聚于身内,心性向外奔驰,整日昏昏扰扰,把这作为自己的真实心性。从一开始就将迷惑视作自己的真性,必定再次迷惑于色相之内。于内,不知真实的色相,于外而言,从山河到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的真如佛性中的东西。譬如放弃千万的澄澈河海,只认一点浮沫,并认为这点浮沫就是大海,它穷尽了瀛渤等所有岛屿的海水。你等比这类人迷悟数倍,与我所说的垂手之例一样。因此佛说,实当怜悯。

热门推荐

1、纯想即飞。纯情即沉。情少想多。轻举非远。游于四天。所去无碍。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2、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3、【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4、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