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我看到托尔斯泰说,他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女人做了别人情人后卧轨自杀的故事。最初安娜在他心中极不可爱,她是一个背叛丈夫,追求虚荣的女人,他要让她的下场“罪有应得”。但是写着写着,他并没有美化她,只是不断地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悲剧的共鸣。

标签: #摘抄 #哲理 #伤感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柴静

原作者:柴静

柴静作品: 《穹顶之下》 《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柴静简介:

柴静,山西临汾人,生于1976年。 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曾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