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人的感情很复杂,不一定受理的约束,像宝玉、黛玉个人的性格,不一定为理所拘,当然就产生了很多悲剧,痛苦都是这么来的。西方也是如此,弗洛伊德很有名的一本书《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说我们的文明都是压抑产生的,压抑了多少多少的原欲,多少多少的冲动(impulses),所以人总有一种不满,常常在矛盾中。情与理的矛盾,从古到今从来没有解决过,可能永远不会解决。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常常就是文学的由来。没有冲突,就没有文学了,文学完全就是写这种人无法克制的、没办法解决的一些遗憾。

标签: #摘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白先勇

原作者:白先勇

白先勇作品: 《树犹如此》 《孽子》 《纽约客》 《台北人》 《白先勇经典作品》 《一把青》 《寂寞的十七岁》
白先勇简介: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