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作品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经典语录
1 、不过,在做这一工作时,只要有可能,我打算宽厚地对待年轻时的自我,允许他讲话,甚至让他自由地道出他的思想。但是,对于错误的东西或多余的话,甚至遗漏掉的最精彩的部分,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我都不得不打断他的思路。这种情况会时有发生;也正因为确实经常发生,以致读者也许会认为这是在听一个老年人大声朗诵一个青年人的作品,而他经常要放下书本打岔,谈论对本题的看法。 2 、由于充足根据律堪称为整个科学的基础,所以,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通过科学我们才能理解一个概念系统,即一个互相联系的概念整体,而非缺乏联系、完全分离的概念集合。但是,把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如果不是充足根据律,又是何物呢?每门科学之所以不同于一个纯粹的集合,就在于科学的概念是从它们的根据出发一个跟一个地衍生出来的。这一点柏拉图早就观察到:“即使观点正确也只有等有人通过一个原因加以证明,使它们联系起来时,才有价值”。 3 、其真理通过思维的四个著名规律而变得清楚明白的判断,须同样被看作为以其他的判断为基础;因为这四个著名判断本身就是判断,从中即可得到他判断的真理。例如:“三角形乃是被三条边围绕起来的空间”,这个判断就是以同一律为其最终根据,就是说,这一思想通过这一规律而表达。“没有广延就没有物体”,这一判断以矛盾律为其最终根据。还有“任何一个判断不能同真或同假”,这一判断以排中律为其最终根据。最后,“没有人会在不知其原因的情况下承认某东西为真”,这个判断以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为其最终根据。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经典语录
1 、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在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之时,我们易于收到欺骗。任何危险只要还留有怀疑的余地,只要仍有可能加以挽救,我们就不该战栗,不该只作抵抗不抱其他想法——正如对待天气一样,只要见到一丝蓝天,就不该对天气失望。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即使全世界坍塌成为废墟,我们仍要保持泰然心情。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 2 、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们愿意而且有能力做到两点:放眼前途,容忍异己,我们会受益良多。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对别人的行为感到气愤,就如同对着滚到我们面前的石头气愤一样愚蠢。做人需要委屈自己,有些人跟你交往的唯一接触点,就是你性格中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塞尼加说:无人能够长时期伪装不存在的性格,因为天性不久就会依然故我。 3 、一个人的内心愈为充实,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么。拉·布鲁耶说: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于不能独处。塞尼加说: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命运跟其他更为快乐的人相比,避免自寻烦恼,我们将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即使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情还不如在白天看得清楚。这时候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问题。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做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的还是身体方面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曹晨是一日的青春,万事万物都如此明艳、新鲜和轻盈。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作是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候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

1页 / 

3

叔本华 经典语录

叔本华

叔本华作品: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人生哲学》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叔本华简介: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通常被视为悲观主义者。他以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论来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与表象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又相互区别。叔本华赞成悲观的哲学主义,把生命视为不幸的,无意义的,充满痛苦的。但是,通过更进一步审视,他的哲学和东方的思...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