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作品
梵高生活经典语录
1 、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係较少。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密切的关係,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喜欢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讚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的全生涯没入艺术中,他的个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东洋画家素尚人品,"人品即高,气韵不得不高"。故"画中可见君子小人"。在这点上,梵高也是一个东洋流的画家。 2 、两人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是过激的、狂热的、南方人一般的荷兰人;一个是冷静的、严格的、意志的、北方人一般的法兰西人。一切破坏由于二人的相反的性格的固执和冲突而来。梵高是一个能伸能屈的好汉,感情发作的时候用狂暴的手段,然而不久又立刻反省,复旧。高更的性格就与他不同,他是共和党的新闻记者的儿子,具有遗传的市民观念。无论何种灵异的熏染,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他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又聪明的鉴赏家。为了把持自己的善,他对于自己以外的事全不顾虑。他的本质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3 、精神昏迷与发狂,原是他所忧惧的,然后希望心身的稳静而徒然消费其光阴,在他又是莫大的苦痛!较量的结果,他情愿服从衷心的欲求,委身于不绝的制作。然委身于不绝的制作,在他又是一切破灭,一切灾害的唯一的原因。进退两难的时候,他又深感矛盾的苦恼了。
丰子恺谈音乐经典语录
1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在于仅为一音乐家。他有人生的苦闷,与确凿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莫扎特,音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故更有光辉。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 2 、在音乐史上,贝多芬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作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桥梁的,他在音乐史上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辛酸的全生涯亦常使人感动。他在一切音乐家中最为孤独,他用傲岸的气质与绝大的自负心来同世界见面。他反对仅仅讨人欢喜的艺术,与女性气的趣味,而耽其冥想于音乐的最深的世界中。请看他的强力的容貌,即可认识其为英雄。 3 、他一生抱着深的信仰与厚的道德,同时情感与爱情也很是热烈。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能表现憎恶和侮蔑,莫扎特的音乐只有表现“爱”。然其爱也不似贝多芬或舒曼的爱之热烈,而都是逸乐的。他的音乐不是诉于头脑的,全是诉于心的。又莫扎特比贝多芬与瓦格纳更富天才,也有明证:贝多芬作曲时汗流满面,瓦格纳到三十岁时始作出像样子的作品,莫扎特则音乐全不费力地从头脑中溢出。如其妻所说:“他作曲同写信一样”。又他没有工夫作小提琴曲的伴奏,常在心中作成,当场记忆而弹奏,其天分又可惊!
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经典语录
1 、数千年来绘画的描写都是注重what 的,至于how 的方面,实在大家不曾注意到。印象派画家猛然地觉悟到这一点,张开纯粹明净的眼来,吸收自然界的刹那的印象,把这印象直接描出在画布上,而不问其为什么东西。即忘却了“意义的世界”,而静观“色的世界”“光的世界”,这结果就一反从前的注重画题与画材的绘画,而新创一种描写色与光的绘画。色是从光而生的,光是从太阳而来的。所以他们可说是“光的诗人”,是“太阳崇拜的画家”。 2 、十九世纪以前的艺术,都是偏重人的方面,主观方面的;十九世纪的艺术,反之,是偏重自然的方面,客观的方面的,这就是所谓“自然主义”(Naturalism)。不必就别的说,但看绘画的题材,这一点已可了然,即西洋的绘画,在十九世纪以前,是以“人物”为主题而“自然”(风景)为背景的。这点恰好与中国画的以山水为主体而人物为点景成正反对。这恐怕是东西洋的文化的根本的异点。 3 、我们所以不懂他们的作品中的“所欲表出的意义”者,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是反传统的,在内容上也是反传统的。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经济生活上,或对人的关系上,都在另行创造全新的世界,希望脱离一切既存的感情与观念。查拉的宣言中说“达达就是观念的追放”。就是不许人们用旧有的观念来看他们的画。

1页 / 

2

丰子恺 经典语录

丰子恺

丰子恺作品: 《缘缘堂随笔》 《美术夜谭》 《梵高生活》 《给我的孩子们》 《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谈音乐》 《丰子恺散文》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