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简介

卡伦·霍妮简介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 往往被认为是个弗洛伊德学说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修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虽然霍妮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她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有着显著的不同。

霍妮反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对于当代精神分析中过度强调早年经历的做法持批判态度。她认为,经历本身固然重要,但精神分析更应立足个体当前的精神状况,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

霍妮的观点与社会心理学一致。她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论点,但坚决反对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的冲动理解成是性本能的冲动、用原始性欲发展阶段的进展来解释人格的形成的观念。她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密切,从根本上来源于与基本焦虑相关的心理冲突,而与性有关的异常心理只是其表现之一,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与性有关。

经典语录

一方面希望统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爱;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不只注意那些让他预见失败的因素,还要注意那些让他始终害怕失败的因素 神经症患者老是禁不住要怀着痛苦的敏感,把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不符合他头脑中幻想的琐事放在心上。她对自己的评价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比伟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他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原则上,任何冲动都有激发焦虑的潜在力量,只要对这种冲动的发现和对这种冲动的执着意味着对其他生存利益和需要的损害,只要这种冲动本身是充满热情的、不可阻遏的。 若是理想唾手可得,还用得着谈理想 因为忧虑、苦闷过,才倍感内心平静的曼妙;因为犹豫、懒散过,才发现人生越自律越自由。所以说负面情绪是人生这场饕餮盛宴的佐料,不可多,但也不可无。 ——题记 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主要内容是讲神经症的成因、表现及治疗,神经症又称精神官能症,是轻型精神疾病的代表。有数据显示约有20%~5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它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诊断,而是涵盖了以焦虑,紧张,情绪烦躁,郁闷,头痛,失眠,心悸等临床症状表现的许多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之统称。这样一本偏医学的著作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有何意义呢?如果你读进去了,你会发觉阅读体验尽管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