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信念

种子的信念简介

直到梭罗逝世150多年后,耗费他数十年心血的《种子的信念》一书才得以出版。这是一部有关自然界种子的巨著,一本崇仰自然、敬畏生命的奇书。作者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搭建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桥染,以人文主义的悲悯关怀,以科学求实地严谨周密,表现森林中万千生命的尊严、繁杂以及高度,探求自然的丰满纯净。

对于动物的心灵,人类留下的文字数不胜数,而触及植物灵魂深处的文字至今仍是凤毛麟角。对于梭罗爱好者们和博物爱好者们,《种子的信念》是最合适不过的案头珍藏。这本书可读性甚强,感性而精确、细致而迷人。你会发现,种子的传播像观念的传播一样,不胫而走。你会看到,在林子里,在池塘边,在田地里,在沼泽里,到处都留下了这位博物爱好者的足迹。那些简短的描述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他从大自然,从那些不起眼的浆果和坚果,从那些满天柳絮和不起眼的草籽中提炼出哲学,提炼出思想,提炼出对自然的热爱。这本书会帮助读者分享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验,分享他那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和探索自然的天分,向他学习如何享受大自然。

种子的信念 名言/名句/语录

我们的展望也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来。 樱桃雀、猫鹊、朱顶啄木鸟也吃苹果和梨,特别是那些结得早又甜的果子。威尔逊说朱顶啄木鸟“一旦受到惊吓,就会把喙刺入一个大苹果或大梨,叼着它飞到林子里去”。奥特朋则看见过樱桃雀“虽然受伤被关在笼子里了,却一直吃苹果直到被噎死”。 看看樱桃种子是如何艺术地放置的,以至于小鸟必须传播它——它包在具有诱惑力的果皮里,要吃它的动物一般必须把它们一口吞进去。如果你曾吃过樱桃,并且也是一口吃下去的,你肯定知道这种情况——就在甘美的一口中间,一大块硬渣就落在了舌头上。我们嘴里的樱桃核如豌豆那么大,一次就有十多颗,大自然要达到目的可以让我们做任何事情。一些野蛮人本能地会把这些果核吞下去,就像鸟一样。在匆忙之中,这倒是最快去掉它们的办法。只有王子才可以让人把他们的樱桃布丁去核,他们的生活也就更加奢侈、无用。也许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不时地前呼后拥地种树来弥补这一切。 我认为很多公共讲演者很愚蠢,他们有时俨然以恩人的态度谈论所谓的“小东西”,建议人们不要完全忽略它们。但划分这种不正确的大小界线,他们依靠的只是一根十英尺的杆和自己的无知。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小土豆就是小东西,一个大土豆就是大东西。而一个装满东西的大桶、一块需要很多牛拖拉的奶酪、一轮礼炮、一次全国性的检阅、一只大公牛、一匹哥伦布马,或者奥西恩诗人布兰克先生:任何人都不会把它们叫作小东西。一个马车轮子是大东西,一片雪花是小东西。著名的加尼福尼亚树是大东西,而它的种子是小东西。行人很少注意到它的种子,也注意不到所有的种子或者事物的起源。而普林尼说:“自然中最渺小的事物最卓越。”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