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异

人各有异简介

《人各有异》,是E·B·怀特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  

一九三八年冬,怀特正当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转身(不够华丽,但很坚决),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这里的原因,或许与梭罗有很大关系,我们从怀特的文字中,也时时可以看到二人一前一后的关联。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怀特与梭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警惕以国家、政府、集体等等名义,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和侵犯。甚至《纽约客》要求编者始终以“我们”的面目发声,也让他感觉不自在。正是在缅因的乡下,“他找到了他的主题(就是他自己),还有和缓但真诚的语调。”他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成就了知识分子作为个人的独立存在。

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人各有异》是E·B·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自一九四二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

人各有异 名言/名句/语录

我似乎开始失去对生活的一些把握。我感到心中有些什么,有些难以捉摸的东西慢慢滤去了。我还发现自己产生了对什么人的某种义务感,这种感觉,不是引起我的知恩图报之心,而是隐约的愤懑-一个人,不管乐意与否,在受人恩惠时都会产生的那种特有的情绪。 羞怯也是一种虚荣,唯一的区别在于虚荣倾向高估自己的价值,羞怯则低估它,二者都源于自我意识太强。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时候,头脑异常清醒,而不是迷迷糊糊。我想在缅因的这五年,我就处于这种状态。面对新的艰难,周遭又多是初交――包括谷仓场院里的那些角色,它们后来出现在《夏洛的网》中――我突然像儿童那样去观察,去感受,去倾听。这属于一段少有的插曲,再难重复,一段心醉神迷的时期。我有机会将其中一些写下来,确实很幸运。 我从记事起,一向觉得自己大体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倒不是说我可以自行其是,但我的生活似乎具有自由的性质。我揣了事关一段天机的密函,在世间行走。我始终直觉,人与自己订有极其重要的契约,必须保持自我,又能容受万物,独立自强,凭借与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随机应变,又像猎犬一般执着,不离不弃。我的初恋,刻骨铭心,就发生在我与我们所谓的自由一事之间,这位魅力无限的美人,危险,明艳,高贵,她使我们所有人回归本性,焕发生机。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