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时间胶囊

鲤·时间胶囊简介

《鲤·时间胶囊》试图谈论那些正在影响我们、并将持续作用于我们的,我们心中未来的经典。从《2666》、《三体》、村上春树、纳博科夫等如何塑造着当下的写作,到梳理21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和走向,更邀请来24位作家和文化人,预言他们眼中的文学的未来。我们计划把这本书作为时间胶囊,永久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作为未来人解读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样本。

在本书中,“匿名作家计划”第二辑继续激烈上演,从赛博朋克到元小说,从东北逸事到古典传奇,题材持续扩展,风格不断丰富,这是2018年华语小说界给出的一份关于此时此地的思想切片。

鲤·时间胶囊 名言/名句/语录

椰林、龙虾、人行道、海神像、建筑物,对大家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含义。隔岸观火的游客要从远方到来,跳到火海当中感受自然的恩赐。而范文圣却身陷这片火海,它既凶猛,又温柔,它发光发亮。 人的局限与小说的局限相似,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灾难与怀念(即使他永生),小说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引文(即使本雅明永生),然而一次消亡就抵消了所有经验,一次告别就折叠了所有时间。海面之下,空空如也。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科技对文学的影响,在这些预言中有大面积的体现,或者说,我们很难摒弃科技发展来孤立地看待文学的未来了。用基因技术续写未完成的名著、伟大作品的互相嫁接,抑或大师直接从坟墓里跳出来,似乎都变得可以期待。 有谁还在关心文学的未来吗?像关心人类的未来一样,关心文学的未来?这条壮阔的长河接下来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冲击,下一个拐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分流,又将在什么时候汇集?对于很多文学从业者来说,把握眼前的现实,已经足够耗神了,要时刻警惕被时代涡轮的离心力甩出去。文学的变化顺从于文化的潮流,文化的潮流又被科技、信息的潮流所挟持,作家所面对的“过时”危险,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巨大,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现实里,延长自己的文学生命才是首要问题。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