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

这是哪儿?
铅黑的雾霾里,几处若隐若现的断壁残垣,污浊的空气直往鼻孔灌……这在哪儿?被腐臭的气味包裹着的我咳得死去活来,鼻腔、脖子、气管就像被一双双无形的手攥着、攥着,手,也许不是手,而是一层层能扭曲能旋转能长出长长须根直探肺泡的藤蔓……
这究竟是哪儿?我咳得仰起头,布满雾霾的天空卷起一阵阵飓风,成千上万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像杀入战场的士兵,不断在我的头顶盘旋,我咳得垂下摇摆着的头,工业时代的各类产品零部件和数不胜数的婴儿尸体在脚下的沼泽地里流动着,被风推着走,被水推着走……
醒来,额头汗津津,梦中咳得头晕目眩的感受逼出一身冷汗,我靠在床头,慢慢回想着梦境中的景象。

热门推荐

1、我捧着鲜花,等待你的到来,和煦的阳光,从树梢泻了下来,照亮了殷红的玫瑰花,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滚动着纯真的光泽我捧着鲜花等待你的到来,淡白的云,娇柔地缠绕在巍峨的山峦,心潮澎湃的我抬起焦急的眼睛,瓦蓝的天空,消融在震颤的心灵我捧着鲜花,等待你的到来,太阳快挪到了中天,可是你还没有来,阴云自西天滚滚而来沉甸甸的阴霾,卷上我烦躁的心头,笼起了明媚的阳光,暴风凶残的狞笑,雷电粗野地呼啸…….矜持的你却还没有来。潇潇的雨倾盆泼下,你到了哪里了 找到躲雨的地方吗 一辆的士停在路边,司机打开了车门朝我招手。你到底出来了吗 我还是去你的宿舍等你吧。不,我不能走,万一我走后你却来了……. 我应该再等一等…… 我捧着鲜花,靠着公园冰冷的门廊等待你的 2、“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的佳句瞬间冒上心头。紧随蜂蝶舞步钻入树丛,我细细阅读密匝匝缠着花枝的花瓣,每一朵花都有一片花瓣尖的色泽与众不同,带着与同朵其他四片雪白色泽的花瓣不一样的淡淡的浅红色晕,花瓣尖那么一点,仿佛毛笔尖轻轻一沾,但是,就这么一丁点红晕,却并不与鹅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形成色彩冲突……赏李花,不妨抬起头,在金黄的阳光里在湛蓝的天幕之下,团团簇簇的花枝和不时穿插其间的蜂蝶,足以让任何诗人闭嘴,足以让任何画师颤抖。穿梭树下,暗香浮动,人没醉,眼先迷离心先醉,手抓着相机,你往往不知道眼要往哪里看手要往哪里拍,就像第一次约会时那种惊慌失措的感觉,当年那重惊喜、痴迷和沉溺的感受随着淡雅的花香,再度袭上你的心头…… 3、四望嶂,究竟是什么?是你我交流侃起的话题?是熟人邂逅共同回顾的感叹?是梦中一闪而过的场景?是一行行写在纸中的细节?是罗映球力透纸背的版画?是,又不是,其实,曾容纳了三万多名职工的四望嶂,是记载着矿山子弟成长经历的一方小小的邮票,被如今散居在珠三角的游子们寻找、收藏和品鉴…… 4、这种广泛流传在粤闽赣客家地区的童谣究竟源于何时?翻遍史书,均无法找出答案。抑或是在五胡乱华之年,抑或是在黄巢动乱之际,抑或是在元军铁蹄踏碎河山之时,客家先民为保存家族血脉和民族根基,纷纷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出发,难民们在饥劳交迫颠沛流离的路途中,蓦然睹见一轮圆月自陡峭的山峦,自浓黑的树巅冒了出来,泪流满面的他们强抑着忧国思乡的悲伤,回过头对着汗湿的背上呀呀学语的婴儿,缓缓地念出一节节蕴含着故土人情伦理、礼仪教化的童谣;或许,当客家先民钻进荒无人烟的山地深处,刀耕火种开荒拓野,他们在生活逐渐安稳之时,又逐渐结合各地自然环境和陆续形成的人文风俗,陆陆续续删改和充实着客家童谣的内容……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陈彦儒

原作者:陈彦儒

陈彦儒作品: 《白天失踪的少女》
陈彦儒简介:

陈彦儒,原名陈镜堂,广东兴宁人,现任中央媒体——“中国新闻社”驻珠海记者 ,曾获2012年广东新闻奖等荣誉。陈彦儒2009年出版作品集《放牧星群》,2015年初出版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该部长篇小说获得了2015年首届报业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大奖。 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 2018年4月出版新闻理论随笔集《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