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作品
心法经典语录
1 、佛教认为,罪行的根源在于烦恼,其中六大烦恼是:“贪“”嗔“”痴“”慢“”疑“”见”。首先是“贪”,就是一切都想据为己有的贪婪之心;所谓“嗔”,就是不管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发火动怒的浅薄之心;所谓“痴”,就是把变化无常的世界看作一成不变,当自己的幻想破灭时就发牢骚、鸣不平,对佛的智慧一窍不通的愚痴之心;所谓“慢”,就是傲慢不逊之心;所谓“疑”,就是对释迦摩尼宣导的真理抱有的怀疑之心;所谓“见”,就是从负面看待事物之心。这六大烦恼中尤以“贪嗔痴”是人间烦恼之根源,称之为“三毒“。 2 、由“命运”和“因果报应法则”交织而成的人生,真是所谓“诸行无常”、“波澜万丈”的人生。一帆风顺,平安无事的人生并不存在。在这样的人生中,无论遭遇到苦难的试练还是幸运的试练,能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能不能始终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去处理,这就决定了人们是度过天堂般的人生还是地狱般的人生。 3 、无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倡导的真理本质上是相同的。然而,在宗教徒中,思想偏执的人非常之多,他们只拥戴自己的宗教,而排斥其他的宗教。本来,在拯救人类这一点上,各种宗教是想通的,但宗教之间的对立往往造成悲剧。另外,即使是佛教,在日本就有许多宗派,有净土真宗、禅宗等,都互相对立。释迦摩尼教导的真理只有一个,但一旦出现派阀,就会把派阀的利益放在前面,势必引起纷争。同样,伊斯兰教也有派阀的争斗;基督教也有许多分支,新教、旧教,争执不休。因为宗派林立,宗教根底处的真理反而被忽视,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派,人们变得狭隘和偏激。本来同根同宗,根本目的都一样,各种宗教理应和睦共处。
成功的真谛经典语录
1 、我从不强行争夺市场份额。看着其他企业受欲望驱使的状态,我们懂得自己的企业应该如何生存下去,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一来,我们的企业自然会硕果累累。心性提升,就可以摆脱对贪欲的一味追求,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会变得清澈,能真正洞察一切。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成名也好,发财也好,这些都不是人生的目的。心性得到提升,就会看清一切事物,知道自己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从结果来看,我们同样会出名,会获得财富。可是,心性提高,人格完善,我们就不会因为功成名就而傲慢无礼、妄自尊大。这就足够了。 2 、此前我们只考虑自己的公司,一味地追求利润。可是,如果我们的心性提升,能够摆脱贪恋之心,就可以从更高的视点洞察全局。达不到开悟的境界也不要紧,只要尽量提升自己的心性,人格尽可能完善,我们就能够真正看清周围的事物。比如,同行之间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这是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为了让自己的公司尽量多得到市场份额,相互间争得你死我活。如果心性稍微提升一些,经营者就能认清眼前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清楚地看到某家企业在贪欲的驱使下看不清眼前的局面,于是我们预感到那家公司如此下去定会受挫,结果也确实如此。 3 、我们通过经营企业进行自我修行。拼命经营企业成为一种修行,经营者的人性得到提升,必定会去想好事,做好事。于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发挥作用,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页 / 

1

稻盛和夫 经典语录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作品: 《活法》 《六项精进》 《干法》 《稻盛和夫自传》 《心法》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成功的真谛》
稻盛和夫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1月30日—),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日本实业家,是京瓷、第二电电(现为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在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为培育新世代经营者不遗余力,其经营哲学被日本企业界奉为圭臬,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其代表性著作是《活法》,其他著作有:《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企业家成功之道》、《新经营、新日本》、...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