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善恶天性

人心:善恶天性简介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人是狼”“人是羊”两种观点的论据后,指出我们关于狼和羊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第二部分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不同的暴力形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无意识动机因素的不同。第三部分“爱死与爱生”,指小人具有爱死和爱生的倾向,并分别阐述了爱死、爱生各自的含义。第四部分指出人具有自恋倾向,并分别就自恋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指出入具有乱伦固着的倾向,介绍了乱伦固着的含义及三个发展层次。弗洛姆认为,恋尸、自恋和对母亲的共生固着是恶的本质,它们构成了严重的精神病患的核心。第六部分,作者从分析人性观点入手,提出了关于人之自由的问题。

人心:善恶天性 名言/名句/语录

有一个人曾打电话给医生的诊所,想和医生约一个看病的时间。这个医生说,本星期他没空,因而答应病人下个星期来。但是,这个病人坚持要求早一点就诊,他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向医生解释一下他急于求诊的原因,相反,他却告诉医生这样一个事实,即他只需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从自己的住家赶到医生的诊疗所。当医生告诉他,医生的时间问题并不是因患者到诊疗所只需很少的时间这个事实便可得到解决的,但患者并没有理解这一点。患者继续坚持己见,认为他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请求医生早一点约时间给他看病。 在恶性自恋中,自恋的对象不是人所创造的任何东西,而是他所占有的某物,比如自己的身体、外貌、健康等。这种自恋的恶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中——它缺少我们在有益的自恋形式中所找到的正确因素。如果我是个“伟人”,那是因为我有某些特征,而不是因为我取得了某些成就,我不需要同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发生关系,我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 区别两种形式的自恋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是有益的自恋,另一种则是恶性的自恋。在前一种自恋中,自恋的对象是一个人自己做出努力的结果。例如,一个人也许因为自己是一个木匠、一个科学家或以一个农民而感到自豪。就这个自恋的对象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而言,他唯一感兴趣的便是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成就,也就是工作过程本身和他工作所用的材料。因此,这种有益的自恋的动力是自我检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工作的能量具有自恋的性质,但事实上,工作本身必然要同现实发生关系,并经常抑制着自恋,将其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机制就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许多自恋的人同时又是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 错误之一便是习惯于说人的选择自由,而不是指具体的个人的选择自由。我在以后就要试图说明的是,只要人们是一般地谈论人的自由,而不是谈论个人的自由的话,那么人们只是运用一种抽象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自由去进行选择,另一个人才会失去自由。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