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简介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顺着艺术的潮流,丰子恺先生系统地整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递变的步骤。这其中有润物无声的缓步更迭,也有长久蓄势后的颠覆性爆发,但无论何种变化,艺术始终是一个时代人们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眼中,研究绘画的流派,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

《美的情绪》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作品《西洋美术史》外一种“西洋画派十二讲”。单行本新增图片百余幅,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西洋画派”。

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名言/名句/语录

以前没有人敢描写劳动者、农夫、乞丐,米勒倡始描写。以前的描法有一定的型,一定的套,固守旧型旧套,而不观察事物的实际的真相,米勒开始从观察实物下工夫,捕捉客观的存在的真相,始倡这写实的描法。所以他是伟大的艺术家,绝不是照相镜头或画匠。 虽说印象派是艺术的科学主义化,但印象派的外光描写,绝不是受科学者的实证的引导而起来的。然而奇巧得很:印象派的萌芽恰好与关于光的科学的研究的发表同一时期。 我们所以不懂他们的作品中的“所欲表出的意义”者,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是反传统的,在内容上也是反传统的。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经济生活上,或对人的关系上,都在另行创造全新的世界,希望脱离一切既存的感情与观念。查拉的宣言中说“达达就是观念的追放”。就是不许人们用旧有的观念来看他们的画。 十九世纪以前的艺术,都是偏重人的方面,主观方面的;十九世纪的艺术,反之,是偏重自然的方面,客观的方面的,这就是所谓“自然主义”(Naturalism)。不必就别的说,但看绘画的题材,这一点已可了然,即西洋的绘画,在十九世纪以前,是以“人物”为主题而“自然”(风景)为背景的。这点恰好与中国画的以山水为主体而人物为点景成正反对。这恐怕是东西洋的文化的根本的异点。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