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简介

是枝裕和简介

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1962年6月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清濑市,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

1993年,拍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1995年,凭借爱情片《幻之光》入围威尼斯影展的竞赛。1998年,执导剧情片《下一站,天国》 。

2001年,拍摄剧情片《距离》 。2004年,凭借剧情片《无人知晓》入围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6年,执导动作片《花之武者》。2009年,凭借爱情科幻片《空气人偶》入围第5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导演奖。2011年,自导自编的励志片《奇迹》获得第59届圣塞巴斯蒂安影展最佳剧本。2013年,凭借剧情片《如父如子》入围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 ,并夺得戛纳评委会特别奖 。2014年,参演剧情片《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2017年,执导的悬疑犯罪电影《第三次的杀人》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8年5月19日,是枝裕和凭《小偷家族》摘得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经典语录

我一直认为,虚构作品要令观众“沉醉”,而纪录片则要让观众“清醒”。虚构作品的作用是通过感情的转移,使观众在情感上与主人公达到一致,在短短两小时内为他们提供远离现实、类似做梦般的人生体验。而纪录片中的人物是作为他者登场的,作品与其说是为了凸显他们的故事,不如说是为了批判作为观众的我们(因此,我不喜欢那些只是让观众沉醉其中痛哭流涕的纪录片)。 孩子都是需要母亲的,只有孩子母亲自己那么想吧。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 ? 我讲述的电影语言,与以电影为母语的创作者所讲述的不同是带着电视口音的方言。也就是说,在语法上是不规范的。对电视的养育之情,我心怀感激,也坦率地承认自己“电视人”的身份。与此同时,我对目前所处的环境感到了某种责任。若是被邀请谈论电视,我会积极发言,但对电影始终怀有一定的顾虑。 我不喜欢主角克服弱点,保护家庭及拯救世界这类的情节,反而很想描述英雄不存在、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脏汗的世界突然展现的美丽瞬间。这种时刻需要并非咬紧牙关的硬气,二十可以得到他人协助的弱点不是么?欠缺并非只是弱点,还包含可能性,能够这样想的话,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会因为不完美儿变得丰富起来. 即便日子过成这样,信代还是没有离开阿治,那是因为如果没有她,这个男人一定会变得更加无可救药。这是信代的自负。假如要称之为爱的话,也可以说是爱的一个变种吧。 不能在家学习的孩子,才要去上学。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