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我一直认为,虚构作品要令观众“沉醉”,而纪录片则要让观众“清醒”。虚构作品的作用是通过感情的转移,使观众在情感上与主人公达到一致,在短短两小时内为他们提供远离现实、类似做梦般的人生体验。而纪录片中的人物是作为他者登场的,作品与其说是为了凸显他们的故事,不如说是为了批判作为观众的我们(因此,我不喜欢那些只是让观众沉醉其中痛哭流涕的纪录片)。

标签: #摘抄 #散文 #随笔

热门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是枝裕和

原作者: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作品: 《小偷家族》 《宛如走路的速度》 《无人知晓》 《下一站,天国》
是枝裕和简介:

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1962年6月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清濑市,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93年,拍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1995年,凭借爱情片《幻之光》入围威尼斯影展的竞赛。1998年,执导剧情片《下一站,天国》 。2001年,拍摄剧情片《距离》 。2004年,凭借剧情片《无人知晓》入围第...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