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技艺

观看的技艺简介

在塞尚无数次凝望、无数次变奏的《圣维克多山》前, 里尔克说,自摩西之后,再无人能见一座山,见得如此伟大。

1907年秋天,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里尔克见到塞尚的画作,惊为天人。他惊呼自己简直是盲的,自出生以来至今简直一无所见。而只有遇到这位大画家,才算开了眼。他从此处开始学习观看。于是,他着了迷般地,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发了狂一般地,几乎是天天写着书信,记录他在那些画作里的大发现,记录自己的所得所见,记录自己在画前的失魂落魄与嗒然若失,记录那些视与思的狂喜。

这些书信,是他的观画记,也是观看记 :他日渐明亮的眼睛对周边万物的观照记录。此外,更有诗人的谈艺录⋯⋯

大诗人里尔克与绘画大宗师塞尚的相遇里,

有诗、有画、有思,也将有燃烧与迷醉。

观看的技艺 名言/名句/语录

艺术作品总是一个人于险象环生中的结果,是身体力行走遍所有路途,至于山穷水尽,再无可更进一步的结果。走的越远,体验便越发自我,越发个人,越发独特;而所完成的作品最终便不可或缺,不可遏制,且,尽可能地,成为此种独特的决定性表达…… 那时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还有他的名字,都是全新的。然后,很久很久都一无所见。再然后,骤然地就开了眼… 说到底,艺术作品总是一个人于险象环生中的结果,是身体力行走遍所有路途,至于山穷水尽,在无可更进一步的结果。走得越远,体验便越发自我,越发个人,越发独特;而所完成的作品最终便不可或缺,不可遏制,且尽可能地,成为此种独特的决定性表达……在这里,艺术品反过来给其必然的创作者带来巨大的助益——那是他的缩影;念珠上的一个珠点,在这个珠点上,他的生命显示为一个祈祷,反反复复,向他证明他的浑然合一与诚挚,… 昨天,描述自画像背景,淡红铜色上斜斜地交叉着一种灰色图案,我说到了“灰色”;我本应该说“铝白或者类似的某种金属白”,因为灰,字面意义上的灰,是无法在塞尚的画中看到的。对于他无尽的绘画之眼,是不会止于一色的:他要一直走到底,找到那里的紫、蓝、红或者绿。在我们只能看到一种灰且满足于此的地方,他总是能办认出紫(一种在此之前从未展现得如此之多、如此之广的色彩);然后,他并不止步,而是绎出卷积在一起的所有紫色色相一一正如某些夜晚,尤其是秋夜的所为,将灰色墙面直接变紫,乃至可以回应一切色相,从淡淡浮动的丁香紫到深重的芬兰花岗岩紫。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