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图片和故事

拍照。
摄影是时间的行为,
是要从时间里摄取些什么,
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人们总是猜测,
那从时间里夺得的瞬间,
就在摄影机前面。
事实并非如此,
摄影乃是一种
双向的行为:
向前
和往后。
是的,也可以“往后进行”。

热门推荐

1、我逐渐意识到:米开朗基罗不从剪接的角度思考。每一条拍摄发生时他就只考虑那单个镜头——或者一次用几台摄影机拍摄时,就考虑那一组镜头。只有当这一段拍完了,他才去决定下一段戏如何处理。他不预先设计所谓电影的时空连续性,就好像建筑师先设计一座房子再建造它;他是慢慢地堆起石头,让感觉指引自己,而不是实现订好的计划。最后,以这种直觉和经验主义的方式,一座复杂得令人惊讶的建筑形成了,比起一座预先设计好的房子,它可能对居住者和观看者都更加开放。 2、在我的笔记中有这样一个科幻小说般的结构:遗失的这四章故事在已经没有了电影的未来被发现了……那些演员们,已经老了四十岁,回想起……一个侦探的故事,而不是“导演”……?但这些样片让我确信我必须保留“导演”并且在费拉拉拍摄。 3、每一幅照片, 每一个时间的“一次”, 也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开头总是“从前……” 每一幅照片也是一部电影的开始。 常常在下一个时刻、 按下快门的时刻,便更进了一步, 下一幅照片, 就是这个故事 发展的 踪迹, 在其自身的空间里, 在其自身的时间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我来说, 摄影越来越多地是 对一个“故事的追踪”过程。 4、刚才把前面写的读了一遍,我觉得有点不那么确定。也许米开朗基罗确实预先“看到”了每一场戏,也许他真是对影片有准确的理解,而不只是一次一个镜头,只不过他不能告诉我们他的理解是什么。我想起恩里卡说过他夜里几乎不睡,因为总是在思考下一场戏。如果米开朗基罗确实知道他想要的东西,每个早晨他要是把自己的想法向现场的剧组、演员开宗明义,那会使他们更加惊异。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查看更多 >
维姆·文德斯

原作者:维姆·文德斯

维姆·文德斯作品: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维姆·文德斯简介:

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维姆·文德斯在世界影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代表。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作品曾多次荣获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一流电影节的大奖,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是二十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1967年文德斯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并进入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 (更多)

Copyright ©2023 读经典  |   渝ICP备2023004587号